樟子松适合全国各地种植,抗干耐瘠薄性强,耐严寒,抗风沙力强,对多种有害气体有较强的抵抗性,生长快,寿命长,树形优美,观赏性强,是新兴的行道树,沿海防护林、园林绿化、治风防沙,更是山区丘岭造林绿化的优良树种。
樟子松生态习性
樟子松为喜光性强、深根性树种,能适应土壤水分较少的山脊及向阳山坡,以及较干旱的砂地及石砾砂土地区,多成纯林或与落叶松混生。
樟子松主要产地
樟子松产于中国黑龙江大兴安岭海拔400-900米山地及海拉尔以西、以南一带砂丘地区。
樟子松形态特征
樟子松是乔木,高达25米,胸径达80厘米;大树树皮厚,树干下部灰褐色或黑褐色,深裂成不规则的鳞状块片脱落,上部树皮及枝皮黄色至褐黄色,内侧金黄色,裂成薄片脱落;枝斜展或平展,幼树树冠尖塔形,老则呈圆顶或平顶,树冠稀疏;一年生枝淡黄褐色,无毛,二、三年生长呈灰褐色;冬芽褐色或淡黄褐色,长卵圆形,有树脂
樟子松园林用途
樟子松可作庭园观赏及绿化树种。林木生长较快,材质好,适应性强,可作东北大兴安岭山区及西部砂丘地区的造林树种
病虫防治
松苗立枯病
此种病害发生在1-2年生幼苗上,也有发生在3年生大苗上的,但以一年生的发病率高。病害症状随着苗木生长时日增加而变化,一般表现出以下四种类型:烂芽型立枯病、猝倒型立枯病、茎叶腐烂型立枯病和根腐型立枯病。引起幼苗立枯病的病原菌主要是丝核菌、尖孢镰刀菌。一般说来,土湿低温时,丝核菌多、土壤干燥,气温高时,镰刀菌多。幼苗被害后,经几小时就发病,因而传染很快。出苗后发病时用药防治:30%苏化911粉,每亩用药量0.75公斤作药土,撒在苗床面上,或每亩用30%苏化911乳油720毫升加水250-500公斤,或新吉尔灭1:5000倍也行。每次施药10-30分钟后,喷清水一次,洗掉叶上药液,免去药害。